close


最近很少做麵包了.原因是我們家老爺胃發炎不太能吃麵包.說容易引起胃酸..


剩下我一個人吃不多做麵包的動力也沒了.有點懶~..短時間做麵包的機會不大了..


老爺說吃饅頭好像沒那麼不舒服.所以我開始認真的要來跟饅頭談個戀愛..


話說我又去買了一本新書.又買了一袋水手牌的粉心粉回來.


就是要好好的來破解饅頭的<皺皮>之謎..


最近一連PO了好幾天的饅頭都沒有皺皮了.心理當然很高興啦.


可是~~每再做一次等到要蒸的時候.還是會~~挫~~勒~~等~~.


那種等開獎的心情還是很緊張..


 


 


做饅頭我希望可以抓到一個準則.就像做麵包一樣.照著那個標準一步一步的做就不會錯..


做了幾天之後我又忽然想到如果把做麵包的一些元素用在饅頭上.不知道會併出什麼火花??


我的意思是做饅頭好像就侷限在幾個口味的變化而已.不像做麵包那麼多元..


於是我今天先試了一個伯尼西摩的蔥花饅頭...


一般我們會看到的是用起司片或乳酪絲.還有之前用過的奶油乳酪.就是做起司蛋糕那種~


伯尼西摩是老外吃的乳酪.最近超夯的被運用在法國麵包的乳酪捲裡..(參考~法國乳酪捲)


本來想做個蔥花捲再把乳酪包進去的.後來又改變主意把蔥花直接打入麵團了.


這樣也不錯..有一點中西合併的感覺..


 


 


 食譜: 中粉500g    水250g     糖40g    油一大匙    蔥綠30g   酵母粉5g    伯尼西摩乳酪30g


 


我現在的做法~~


1..酵母粉先用少許溫水先輕輕的拌一拌..喇喇ㄟ就可以了.不用過度攪拌..


這樣可避免因為麵團的攪拌時間過短.酵母沒有充分被拌入材料中..


妳就會看到還有顆粒狀的酵母在麵團表面..造成發酵不完全.


我以前做饅頭常發生這種情況.蒸出來的饅頭表面會有很多洞洞..


 


2..再跟其他材料(乳酪除外)一起攪拌至成團就好.大約2分鐘就完成了.


麵團看起來還有一點粗糙的樣子.拿出來後再用手揉約十下.整成圓形.鬆弛15分鐘~


如果用手揉就揉到三光(手光~麵光~盆光~)就可以了..


就很多格友說的不用對麵團太好..它才不會拿撬使性子.我最近做了幾次也有這種感覺.


麵團打到很光滑也沒用.還是會皺..





3..麵團經過15分鐘的鬆弛之後.變得很好桿開.不需要三折再桿開.就直接桿成約25cm寬/60cm長的麵皮..


如果要包餡就可以在這個時候鋪上去..我灑了伯尼西摩之後.還加了一點海鹽.希望吃起來有一點鹹鹹的..


然後就可以捲起來了..收口收緊..




再把麵團切段 約5~6cm...看個人喜好.我這樣一份麵團可以做十個饅頭





我發現用趙老師的方法.麵團鬆弛15分鐘之後再桿開.非常好操作.很快就可以把麵團壓平..


以前用孟老師的方法都只鬆弛5~10分鐘真的不夠.桿開的麵皮都還會回縮.桿的很吃力..


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經驗.大家可以參考看看.至少我最近這幾回都做的很順利呢..




再來就是後發的時間到底要發多久??...最近這麼熱的天氣我都讓它後發30分鐘.就蒸了~~


當然還是要觀察一下饅頭實際膨脹的大小.就摸起來有一點軟.表皮變得比較光滑了.就差不多了..



以前我都是用冷水開始蒸饅頭.可是感覺很難判斷水到底多久才會滾?.所以現在改用熱水來蒸..


雖然大家都會預估冷水到滾要5分鐘..可我實際測試過發現好像只要3~4分鐘就滾了...


所以我最近就乾脆全部用熱水來蒸..就是後發約到25分鐘左右.就要燒開水了.水滾就可以把蒸籠放上去了..






每次我把饅頭蒸的皺巴巴的時候.可愛的格友們就會很熱心的把個人經驗跟我分享.真的很感恩~


有些方法我以前試過了.有些方式跟我以前蒸的方法一樣..可是我的饅頭還是皺了..不知道為什麼?


我現在知道饅頭過發也會皺皮.那個部分也是我要再學習.觀察的...


直到這次一個自稱<爸爸>的格友給我一個建議.是我一直沒有嘗試過的方法.


沒想到我試了一次就成功了.接下來我不信邪的又試了很多次.也都沒再皺皮了..(真的好開心呀~)


就是大家最近連續看到好幾天的饅頭.一次又一次的讓我恢復了一點信心..





蒸法~~


@ 水滾後.把蒸籠放上去.蒸籠的蓋子要全程開一個約0.5cm 的小縫.開始蒸約10~12分鐘


@時間一到馬上熄火.並快速的把蒸籠移到桌面.蓋子還是保留一個小縫不要動它.悶十分鐘後才可以打開..


 





這個方法我已經試了5 ~6 次了.目前為止都沒有皺皮出現喔...


我還會繼續實驗這個饅頭的蒸法.希望可以一直成功下去..


最近做饅頭的小小心得.與大家分享..做饅頭也常常會皺皮的朋友們可以試試看.


 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